• 回到顶部
  • 020-83644844
  • QQ客服
  • 微信二维码

活动回顾 | 可持续理念与摄影带给我们的“三重快乐”

“广东人将挑战暴雨上班30天”?

想必前几天大家也都被这个话题刷了屏,虽然官方已经回应“并不是30天连续雨”,但也“阻挡”不了广州从周六中午开始就进入了“龙舟水”统计期。

上周六赶在大雨前,我们在“月光宝盒”天台的最佳拍摄点跟广州塔、猎德大桥来了一张“同框”,然后开始了我们“三重快乐”的可持续理念与生态摄影的“碰撞”。

Come on! 跟上小诺妹!

在“月光宝盒”-广州变电站科普中心的小姐姐带领下,我们参观了这座坐落在珠江之畔,猎德桥边的白色建筑。这南方电网首个面向公众开放的绿色变电站,同时兼有变电站科普中心功能,打造央企社会责任与公众沟通和表达的平台,已超越了传统变电站概念。




猎桥变电站是拥有四项“首个”与七大创新技术。天台顶棚铺设特制发电玻璃,年平均发电量约 20000 度,实现变电站的低碳节能。建筑通过海绵城市系统收集并净化雨水,用作变电站内的清洁、生活和绿化用水,预计年节约用水量可达1800m³。

同时,还可以透过变电站内部的透明观察窗,通过沉浸式的互动展项,探秘变电站,了解电力如何点亮美好生活。

在科普展厅,大朋友们纷纷回忆了下,好像广州真的很多年没有停电了,据说去年广州的平均停电时间不到15分钟。




看完变电站带来的惊喜,小诺妹带大家进入可持续理念与摄影的“碰撞”现场~

2024年5月22日,是第24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主题“BE PART OF THE PLAN”。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将生物多样性定义为各种生物之间的变异性或多样性,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以及生态系统中各组成部分间复杂的生态过程。据统计,全球有近40%人口的生计依赖海洋和沿海的生物多样性,人类的衣、食、住、行,乃至文化生活都依赖着生物多样性,可以说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那我们怎么在探索自然的同时尊重生物的生活习惯尊重自然呢?广东省青年摄影家协会秘书处成员、鲸诺环保组织发起人-Shadow老师带大家进入海底的生态摄影之旅。

由于本场活动有不少的小朋友,Shadow老师以比较深入简出的方式从摄影的设备、拍摄角度、焦距、光与影等方面介绍了生态摄影的技巧。


而作为摄影师和潜水教练,Shadow又从环保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的角度分享了在做生态摄影的时候要注意一些事项和一些小科普。拍摄的时候,要注意了解生物、尊重生物,不接触不伤害生物。例如海马没有眼睑,所以怕强光;例如小丑鱼们都很顾家,所以不要靠它们的家太近。海底生物一些神奇的生活习惯,让现场的大小盆友都听得津津有味,像好奇宝宝走进了好奇乐园。(偷笑)










聊完摄影,下一part就是大家最期待的环节了,一起做手工咯~

这次的手工是海玻璃画DIY,材料中的海玻璃来全部是由我们志愿者在海滩上一颗颗的收集回来。

海玻璃是被人类遗弃的玻璃残骸,在海水中或海滩上经历海水与海沙不断地冲刷,棱角被逐渐磨平,变得圆滑;对大自然来说,它们是来自人类的垃圾,然而大海却以自己的包容,让它们变得圆润光滑,每一颗都那么美丽,独一无二。



几乎每个伙伴看到海玻璃的第一刻,都会不约而同地发出惊叹,然后问:”你们一颗颗地把它们打磨出来的吗?“    答案是没有,这是我们人类遗弃的垃圾,因为无法降解,所以一直被打磨。我们期待它们以不同的身份再次回归到我们的身边,也希望以此来引起大家对于海洋环保的关注。


每次做手工,都会发现人外有人,每个大朋友小朋友都是被其他事情耽误了的设计师。小诺妹来show show大家的作品。


天地合气,万物自生。大自然是一切生物的摇篮,我们现在拥有的一切皆是来自大自然。

Nature is kind of a loving mother, but also a butcher in cold blood. - Victor Hugo. (自然不仅是位慈爱的母亲,还是个冷血的屠夫。-雨果。)

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我们的地球家园,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本次的活动圆满结束,感谢各位小伙伴的参与支持,志愿者们的辛勤付出。感谢指导单位-广东省青年摄影家协会,场地支持单位:南方电网广州变电站科普中心。



照片:Emily/Zero

编辑:小诺妹

审核:Shadow

来源: 鯨諾